<
y7h1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二战全景纪实 > 第1章
    《二战全景纪实》

    作者:沈永兴朱贵生

    整理制作,并提供下载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*第一部死灰复燃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人类的文明史,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。最近五千年来,大小战争总共发生了14513次,没有战争的时间只有292年。不过,战争的次数虽然不少,能使人永志不忘的世界大战却只有两次。这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本世纪上半叶,在时间上仅仅相隔20来年。有意思的是,它们之间不仅在参战国家和战争结局等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,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: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播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1.巴黎和会:播下浩劫的恶种(1)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人类的文明史,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。最近五千年来,大小战争总共发生了14513次,没有战争的时间只有292年。不过,战争的次数虽然不少,能使人永志不忘的世界大战却只有两次。这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本世纪上半叶,在时间上仅仅相隔20来年。有意思的是,它们之间不仅在参战国家和战争结局等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,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: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播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。

    人们知道,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。这年6月28日,奥匈帝国的皇太子弗兰茨·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加夫利洛·普林西波刺杀。消息传开,举世震惊。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早已怒目相向、剑拔弩张的欧洲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——以德、奥为首的同盟国和由英、法、俄组成的协约国,遂以此为口实而于当年8月开战。开始阶段,参战国都是欧洲国家,战场也仅限于欧洲地区。后来战火逐渐越出欧洲,席卷了亚非许多地区,参战国也扩大到约占世界1/4人口的五大洲的33个国家。在战争中,各交战国总共动员了7400万人走上前线,使用了各种最新型的杀人武器,结果导致1000万人阵亡,2000万人受伤,500万人失踪,无数城市和乡村被夷为平地。真是规模空前,惨烈空前,代价空前。

    在头两年多的时间里,交战双方互有攻守,各有胜负,战局扑朔迷离,很难看出鹿死谁手。但是1917年发生的两件大事,对战局发生了决定性影响。

    第一件大事是美国参战。美国是位于北美洲的新兴帝国主义强国。在相当长时间内,美国对这场战争采取的是隔岸观火、坐收渔利政策。它以中立为名,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,大发战争横财。后来美国看到,经过两年多的角逐,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,参战时机已经到来,遂以德国潜艇攻击美国商船为借口,于1917年4月6日打着维护公海自由的幌子向德国宣战。美国的参战,不仅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极大地加强了协约国的实力,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。在美国的带动下,古巴、巴拿马、希腊、巴西、利比里亚、泰国等相继对德宣战,参加协约国阵线,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协约国方面的优势。

    第二件大事是俄国革命。1917年11月7日,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,推翻了本国的资产阶级政权,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。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。十月革命的胜利,不仅导致俄国退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相互残杀,也极大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志,从而加深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内部危机,提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期。在俄国革命影响下,德军士气涣散,逃兵数以万计。

    为了挽回败局,德军统帅部于1918年3月决定,利用同俄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后东线获得稳定的机会,集中187个师的兵力在西线发动强大攻势,以便在大批美军赶到之前击溃英、法军队。但结果四次攻势四次败北,不仅白白消耗了大批武器弹药,还付出了伤亡70余万人的昂贵代价。7月18日,协约国军队在长达45公里长的战线同时发起强大反攻。8月8日,协约国军队突破德军前沿阵地,毙伤和俘获了大批德军,其中包括许多前线司令部人员,于是德军全线动摇。德军总监鲁登道夫哀叹:“8月8日是德军在世界大战中最不幸的日子。”8月13日,德国军政首脑在最高统帅兴登堡的房间里召开会议研究形势。与会者一个个脸色阴沉,神情沮丧。军方代表鲁登道夫在会上强调,德军已肯定胜利无望,为了保住德国的军事骨干和生产潜力,应尽快通过外交途径结束这场战争。但政府方面因担心突然媾和会招致国内不满,甚至会引发革命,而迟迟没有采取实际行动。10月3日,德军总司令兴登堡向政府提出:“形势日益吃紧,有可能使最高统帅部做出沉痛决定。”在此情况下,新的德国政府首脑麦克斯才不得不于10月4日深

    夜致电美国总统威尔逊,表示愿意在威尔逊提出的“十四点”原则的基础上,签订停战协定并开始和谈。

    就在德国酝酿媾和期间,德国的盟国保加利亚、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相继于9月29日、10月30日和11月3日向协约国投降,从而使所谓的同盟国仅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德国。与此同时,德国内部的革命运动也风起云涌,起义士兵和工人先后占领基尔、卢卑克、汉堡、不莱梅等城市。11月6日,德国的战时内阁在极端不安的气氛中召开会议。会议期间,几乎每分钟都收到令人忧虑的电报。当天中午,会议决定组成由中央党领袖埃尔茨贝格尔为首的代表团,最迟于11月8日开始同协约国开始和谈。如果协约国不同意,德国代表团即使打出白旗,也要举行停战或投降谈判。所有参加会议的人,包括最高统帅部的代表,都同意这个决定。

    11月7日晚,德国代表团的汽车插着白旗越过前沿阵地。埃尔茨贝格尔及其随行人员登上挂有窗帘的火车,第二天清晨开到位于巴黎东北50公里处的贡比涅森林。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。费尔迪南·福煦是法国的军事统帅。他于1851年生于法国比利牛斯省塔布市。早年就学于综合技术学院,曾任炮兵中尉和上尉。1887年从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,到陆军参谋部工作。后又回高等军事学院任教,发表过一些有关现代战争的著作。1909年升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出任新建的法军第9军团长,并负责英、比、法联军在弗兰德的协调工作。因指挥出色,先后升任北方军团总司令、法军总参谋长等职。1918年又被推举为协约国联军总司令。8日上午,德国代表团被带到福煦的办公室。福煦掩饰住内心的激动,故意面带矜持地装作没有看见埃尔茨贝格尔伸过来的右手,劈头就问:“你们来干什么,先生们?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1.巴黎和会:播下浩劫的恶种(2)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埃尔茨贝格尔尴尬地说:“我们想听听您的停战建议。”

    福煦不无讥讽地回答:“噢,可是我们没有提过任何停战建议,我们很愿意继续打下去。”

    埃尔茨贝格尔顿时满脸通红,只得坦白地承认:“我们无法继续打下去了,需要您提出停战条件。”

    “啊,这样说来,你们是来求和的了?如果这样,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。”

    福煦就这样迫使德国代表团屈辱求和,然后才让工作人员向他们宣读了下列停战条件:

    (一)德国应保证在15天内从比利时、法国、卢森堡等国境内的占领区撤退,放弃阿尔萨斯、洛林和罗马尼亚,撤离奥匈帝国和土耳其;

    (二)德国应向协约国交出5000门重炮和野战炮,3万挺机枪,2000架飞机,6艘主力舰,8艘重型巡洋舰,10艘巡洋舰,300艘潜艇,5000台机车和5000辆完好无损的汽车;

    (三)由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,占领军的给养由德国负担;

    (四)德国放弃布列斯特条约和布加勒斯特条约;

    (五)东非的德军应当立即投降;

    (六)被德军俘获的人员应当遣返回国,但德军战俘要继续拘留;

    (七)继续保持对德国的封锁。

    这些停战条件实际上是限令德国投降。福煦最后强调,德国代表必须在72小时以内,即在11月11日上午11时之前做出答复。德国代表团一方面将这些条件报告柏林,一面同福煦讨价还价。埃尔茨贝格尔一再向福煦表示,如果不降低上述条件,有可能把德国推向布尔什维克的怀抱。就在双方讨价还价之时,德国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。11月9日,德皇威廉二世因慑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被迫宣布退位,并逃往荷兰。同日,以右翼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为首的新政府宣告成立。新政府指示代表团对协约国的苛刻条件提出异议,但如异议遭到拒绝,就在条款上签字。在协约国方面做了微小让步之后,德国代表团终于在11月11日凌晨签署了停战协定。11时正,在贡比涅森林上空响起了101响礼炮声。这炮声标志着历时51个月零两个星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。

    贡比涅停战协定签字后,协约国的主要成员们便积极磋商召开缔结对德和约会议问题。会议地点商定在法国首都巴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