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7h1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考科举 > 第388节
    “那你们的官职?”纪元问道。

    “营司也会安排,说只要愿意当巡卫,还是有位置的,就是月俸一般。”

    这问题也不大,能做事,他们三个就很高兴。

    关键的地方在于。

    “蹴鞠队讲,让我们五日之内搬走,这房子还有他用。”刘军深吸口气。

    房子?

    纪元看了看武营他们的这处房子。

    高老四白和尚也想到了:“这是蹴鞠队给你们租的,所以蹴鞠队没了,房子也收回去?!”

    这,这倒是很正常。

    可是他们住哪啊。

    还只有五天时间!

    给的时间也太紧张了吧。

    就连纪元也傻眼了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他们三个武举人,三个进士,甚至是刚考完殿试的进士,五日后就要流落街头了!

    高老四不知想到什么,重重拍拍纪元肩膀:“只有靠你了。”

    ?

    他?

    “听说当了状元,皇上有可能赐宅邸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全靠你了。”

    ???

    你早说啊!

    殿试考完了再讲?!

    纪元当然也是开玩笑。

    考试之前讲,他也没办法啊。

    能不能中状元,并不是他说了算。

    “五天时间,我们找找房子吧,不行搬远点。”

    善钦街距离内城很近,让他们按照正常价格租,那肯定租不起,往外看看吧。

    不就是通勤时间远点吗,他们可以的。

    谁也想不到,会元考完殿试的第一件事,就是找房子!

    当然了,他要是想让人帮忙,京城许多人都乐意出手。

    但凡事都有代价,跟欠人情相比,还是通勤远点吧。

    武营纪元两人出去找房子,其他人则收拾此地的物件。

    五天时间,对搬家来说,实在是有些短。

    更别说这几天里,纪元他们还要等着殿试皇榜出来。

    此刻的皇宫里面。

    殿试的阅卷工作正在进行。

    今年新科进士一共一百七十人,往科未曾殿试的共计三十七人。

    这二百零七人的试卷,全都收到弥封官手中。

    他们负责把这些考生的个人信息,以及三代的信息全都弥封起来,顺序也要打乱,不能让人看出规律。

    殿试只需要糊名,不需要誊抄,故而这项工作轻松不少。

    官员们忙碌,考生们只能等着。

    直到名字封完,试卷被送到东阁的四位读卷官手中。

    殿试的读卷官,便是主考官加阅卷官的总称。

    四位读卷官一篇篇文章看下去,速度极快。

    毕竟国子监祭酒也好,还是其他翰林院官员也好,对文章再熟悉不过,不到两千字的文章,一眼扫过去,就知道优劣。

    他们先按照文章优劣,找出前三十五名,再在这三十五名之中,选出最优秀的前三名。

    而这前三名,则要四月三十日上午,呈到皇上手中。

    至于这三个人是谁?

    多数人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就算是原本的会试第一,如果策论文章不好,也许就会无缘前三。

    呈给皇上的三篇文章,必须所有读卷官一致同意,才能送过去。

    而这些读卷官,并非祭酒一家独大,都敢提出不同意见。

    从此处也能看出。

    想要真正地连中三元。

    真的并不简单。

    文章几乎要征服所有人。

    几百份大差不差的文章里,只挑出三份。

    这三份,就是一甲的文章。

    谁又能肯定,自己的文章就在里面?

    能考到如今的学生,文章都不会太差。

    但在殿试的评选中,差之毫厘谬以千里。

    一不留神,你就从一甲掉到二甲了。

    又或者直接从二甲跌落三甲。

    这一切操作,你虽然看不到,但你却清楚里面的流程。

    你的所有辛苦,所以夜晚的苦读,都在这薄薄的纸张当中。

    经过四月二十九的阅卷。

    几位阅卷官终于完成任务。

    在四月三十早朝的时候,前三的文章被送到朝会上。

    皇上看向那三份卷子,不知他想的那个学生,在不在其中。

    在了固然好。

    不在,也是他学问不够,那也没什么遗憾的。

    皇上微微点头,今日太子已经从太庙出来,皇上道:“太子帮忙听听,看哪个选为状元,最为合适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殿试的最后一项了。

    二百多份殿试文章里,选出最好的三份。

    这三份由阅卷官亲自进读。

    在什么场合读,则看皇上心情,有的回勤政殿之后再说,有的则直接在朝会上念出。

    太子拱手称是,天齐国太子今年二十九,前面有两个兄弟夭折,他是先皇后最后一个儿子,如今作为嫡长子,也是名正言顺。

    满朝文武侧耳倾听。

    看看今年会试的学生到底如何了。

    其中贵妃的哥哥谢国舅,以及工部左侍郎宋大人最为紧张。

    他们两人的儿子都进了殿试。

    也不知这三篇文章里,有没有他们。

    更不知道这三份里面,有没有会元纪元。

    如果前者有,自然最好。

    如果后者有?

    那还真是冤家路窄。

    楚大学士刚想再说,被李首辅一瞪,只好退后。

    老对头一睁眼,李首辅就知道对方没憋好屁。

    肯定又想给那个学生拉仇恨。

    李首辅虽然跟那个学生没什么接触,但也见不得这么祸害人。

    先打压再拉拢,当个人吧。

    那边,负责殿试的读卷官已经开始了。

    这三份不分先后,皇上点到哪个,官员就读哪个。

    第一篇读完,众人交口称赞,说文章平顺,用词典雅,很是不错。

    谢国舅暗暗得意。

    这是他儿子的。

    他的表情被大家尽收眼里。

    第二篇读完,官员同样交口称赞。

    能考到如今,文章自然不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