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7h1小说网 > 网游小说 > 网游之全球在线 > 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榨干最后一丝战争潜能
    高卢王朝,维克城。

   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随着西班牙王朝强势崛起,高卢王朝已经成为欧洲六大王朝中最垫底的存在。

    因此,亨利的烦恼不比威廉小。

    高卢王朝虽然拥有六百万玩家,比钢铎王朝还多一百万,但是在西非的军事行动同样磕磕绊绊,目前为止,也只攻下一个小国利比里亚。

    这样的战果对高卢王朝而言,不过是杯水车薪,并不足以改变什么。

    这还不是让亨利头疼的。

    最让亨利担心的,是高卢王朝糟糕的地缘位置。

    西南,高卢王朝跟西班牙王朝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,东南跟凯撒王朝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,有高山阻隔,兼且同属一个阵营,因而相安无事。

    偏偏在东北方位,高卢王朝跟日耳曼王朝同属北欧平原,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,根本无法给高卢王朝带来一丝的战略缓冲。

    一旦白银之手要围剿日耳曼王朝,高卢王朝就首当其冲。

    这就很被动了。

    亨利才不相信组织的鬼话,说什么能一战而定。

    日耳曼王朝可不是软柿子,真要面临五大王朝围剿,势必要做殊死一搏。实力垫底,又无天险可守的高卢王朝,可不就最佳攻击对象。

    那样一来,组织是获益了,高卢王朝却未必能保得住。

    因此,在日耳曼王朝积极向外扩张的同时,亨利是寝食难安,偏偏限于地缘格局,他又无力改变什么,只能静待大战的来临。

    亨利期待着,能有一个转机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九月十五日,京师。

    欧阳朔暂时还无暇顾及欧洲大陆,到是前日帝尘上了一封奏章,说已抵达欧洲,不日就将一一拜访六大王朝。

    对此,欧阳朔也没抱太大指望。

    想要撕开两大组织的口子,欧阳朔还需要一个契机。

    倒是张仪跟蒙古帝国的第一轮洽商,让欧阳朔有点失望,成吉思汗答应大夏军借道窝阔台汗国之事,却怎么也不愿放下身段,归降大夏。

    谈判就此僵持下来。

    欧阳朔也很干脆,直接召回张仪,言明:“机会只有一次,蒙古帝国下次要谈,就得派人来京师谈了。”

    最让欧阳朔牵挂的,自然还是吐蕃战事。

    连日来,大夏四路大军不计牺牲,拼死一战,不断攻城拔寨,已经剪除吐蕃的第一道防线,获得一个稳定的前进基地。

    两百万大夏军,终于悉数踏上吐蕃土地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,阿育王朝五十万禁军,连同海量粮草物资也陆续运抵吐蕃,两大王朝之间的这场世纪大战,这才算全面开战。

    近四百万大军,将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展开一场场殊死搏杀。此一战,堵上了大夏皇朝跟阿育王朝两国之国运,无论哪一方,都承受不住失败的代价。

    可因为出发点不同,双方的态度又有不同。

    阿育王朝是要守住吐蕃,捍卫荣耀,因此打的比较保守,以退敌为上。相反,大夏本就是打着消耗双方兵力的残酷目的,打的非常激进。

    一攻一守,效果自然就不一样。

    在李靖的统一指挥下,在四路大军统帅以及诸位将领的调配下,两百万大军组成一条黑线,由东向西,不断推进。

    无论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是多是少,都无所畏惧。

    因为打的太过激烈,被大夏军攻下之城池,基本都是满目苍夷,有的甚至被火炮轰成废墟,狼烟四起。

    阿育王朝同样狠心,除了从本土运来粮草,为了节约成本,更是在吐蕃刮地三尺,整的吐蕃上下,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九月二十日,一支吐蕃降军企图反叛,奈何谋事不密,被阿育王朝大军提前获知,反而中了阿育王朝的圈套,五万将士悉数被杀。

    五万颗头颅被垒成一座超级京观,堆在逻些城郊外,让人观瞻。

    消息一出,震动了整个吐蕃。

    阿育王得到消息,说了一句:“吐蕃异类,不知天恩,该杀!”

    一不作二不休,阿育王干脆下令,将吐蕃王室屠戮一空,整个吐蕃实施军管,但凡是青壮年都被强制征召,或是协助守城,或是被征调去运输粮草。

    如此疯狂行径,将吐蕃化作炼狱。

    手段疯狂,并不代表阿育王没脑子,从大夏军的态度,他已经窥见,这场大战对阿育王朝的意义,早已超出吐蕃这一个范畴。

    如果不能打赢此战,阿育王朝将再无立足之地。

    阿育王甚至担心,大夏一旦取胜,会乘胜追击,直接杀到阿育王朝本土,与其如此,还不如御敌于国门之外。

    在这样一种情况下,吐蕃百姓的生死,又何足道哉。

    “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,只要打赢此战,就是将吐蕃百姓悉数变为奴隶,他们也反抗不得。如果打不赢,更是一切休提。”阿育王如是说。

    为此,阿育王不惜挥动屠刀,压榨出吐蕃的最后一丝战争潜能。

    阿育王的铁血手段,立即收到效果。

    在后勤补给顺畅的情况下,前线的阿育王朝大军士气大振,聚城而守,凭借地利之便,跟大夏军打的难分难解。

    每攻破一城,大夏军就要付出惨重代价。

    为了不影响军心,四路大军统帅只能采取轮换制,以军团为单位,将部队一支接一支地派上战场,就当是练兵。

    以右翼秦军为例,设五个正规军团,剩下的十五万就是预备队。

    何为预备队?

    就是当军团出现战损时,直接从预备队补充兵员,次日就能恢复满编。如此,既能保证军团一直处于满编状态,又不因伤亡过大,而出现士气低落。

    此举果然奏效。

    当天负责攻城的军团,将士们虽然感到身边的同伴不断有人阵亡,晚上回到营地,却从没觉得营地空荡荡,感觉就像没死多少人一样。

    虽然是错觉,却很能抚慰人心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次日一早,将士们又能重新抖擞精神,带着新来的同伴,干劲十足地杀向战场。

    在铁与火的淬炼下,能一直不死的,就是真正的精锐。

    这很残酷,却是真实的战场。

    事实上,如果从全局来看,只会感到更加残酷。

    还是以右翼军为例,到九月底,经过近一个月的鏖战,秦军的十五万预备队,已经十不存一,基本消耗一空,可见战争之惨烈。

    这还是秦军精锐,其余几路更是不堪。尤其是中护军,本身只有三十八万人,只够整编出四个正规军团,剩下的十万人充当预备队。

    到了九月二十五日,中护军的十万预备队就被消耗殆尽。

    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,在十月一日,大夏左翼军、中护军以及中路军三路大军,终于打到逻些城下,胜利会师。